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分析

07.16.2009 by 春哥 - 0 Comment
Posted in 随笔感悟

1.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

   1.1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1)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是编制概预算的主要工作对象。它包括经审批、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选用的国标、市标和各种设备安装、构件、门窗图集、配件图集等。

   2)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

  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标准。它包括己批准执行的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单位估价表、该地区的材料预算价格及其它有关文件。

   3)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方案》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如打护坡桩、进行地下降水等)、施工进度计MN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等的主要施工技术文件,这类资料在计算工程里、选套定额项目及费用计算中都有重要作用。   

   1.2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方法

  (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及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

   1)设计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及有关设计文件;各类构件、门窗、建筑配件等图集和材料做法表等。

   2)预算资料:包括现行的工程概预算定额,其他费用定额,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以及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文件汇编等。

  (2)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情况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条件等情况编制的工程实施方案。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则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如需要进行地下降水、打护坡桩、机械的选择、模板类型的选择或因场地狭小引起材料多次搬运等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下来,这些内容与概预算项目的选用和费用的计算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概预算人员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情况对提高编制概预算质量十分重要的。

  (3)计算其他各项费用、概预算总造价和技术经济指标

  直接费汇总后即可计算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最后进行工程总造价的汇总,一般应遵照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计算程序表进行。总造价计算出来后,再计算出各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指标。

  (4)对施工图概预算进行校核、填写编制说明、装订、签章及密封。

  工程概预算书计算完毕后,首先自己应该进行复核,看一下工程量计算是否有错误或硫漏,套用的定颊子目是否准确,这些都对工程造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审核无误后,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填写编制说明及概预算书封面,装订成册并盖章密封。

2.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分析

   2.1工程概预算的分析方法

  工程概预算的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指标分析法,另一种是工料分析法。

   a.指标分析法

  在通常的工作实践中,人们习惯以每完成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程施工所消耗的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量以及工程造价等经济指标作为基础指标。这种分析方法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总说明:指明该指标的适用范围,编制基础等。

  工程特征:即工程的结构形式、层高、层数、建筑面积、主要装修做法等基本情况。

  经济指标:即每完成1000平方米工程需要耗费的直接费、间接费等数据。

   b.工料分析法

  就是按照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计算人工和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列出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等内容,并根据定额查出所分析项目的用工、料的数量,乘以相应项目的工程量,最后累计出单位工程的工、料总量。

3.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3.1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a.现行的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的主要是各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统一颁布的概预算定额,而这种定额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中的反映。因 为定额单价采用的是各地区、各部门统一编制的综合单价,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的价格水平。这样编制工程预算,显然是有利于当地的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统一 管理,适应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当工程实施过程中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有较大波动时,工程预算价格与竣工时的实际建造价格就会有很大出入,给工 程结算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b.现行的工程预算编制与分析办法还限制了工程招投标的健康发展。对建设项目进行招投标管理的出发点,是通过竞争使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得到全面优化,也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使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实质是施工技术和 管理能力的竞争,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原则。但目前的现状是,招标企业以现行的定额为依据编制工程预算价格,作为招标标底,并且作为判定投标人是否中标的重要 依据,比它高太多或低太多都不会有中标机会,并且超过有效范围即为废标。这样一来,投标企业也就只能按照定额编制工程预算,与招标企业的预算依据相同,得 出的工程造价才不会离标底太远,也才能有机会中标。但是,弊病也就随之而来,这样的评标办法忽略了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使低价标 失去得标机会,有违建筑工程作为商品,应遵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使招投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投标方按定额编制工程预算的竞赛。

  目前我国的概预算编制办法阻碍了我国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工程承包的竞争。国外工程投标报价实行的是市场价格,一般没有类似我国的“ 定额”标准可套用。国外工程的计价项目都按照分项工程内容进行划分,分项工程的单价是综合单价,即包含了直接费、间接费和利润在内。而国内做法是把各费用 项目分别列出,单独报价,且各种费用的计算都以我国政府颁布的统一定额及有关规定为依据,但国内定额除带有计划经济和某些行政色彩外,编制定额的许多综合 因素中是根据中国的情况考虑的,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限制了我国施工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竞争。

   3.2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

  经过以上分析,我国目前的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再适应目前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一个侧面反映。市场经济最大的 优点就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起到优化资源配!的基础作用。具体到建筑工程方面,重要的是要从建筑工程也是商品这一点出发,利用市场经济的价值 规律,确定工程造价,逐渐克服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的缺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计价方式。

   a.应推行全国性的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计量标准,只有全国各地的标准统一了,才有可能给施工企业提供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进行差别报价的机会,使得比较先进的施工企业以较低的预算报价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b.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和工程情况,自主确定工程预算编制中的取费标准,克服指令性的政府主管部门调控取费及其费率的不合理因素,从根本上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妨碍市场发展的不规范因素,体现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

   c.政府部门不再象现在一样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管理职能,而是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收集、管理并定期公布市场信息和物价指数,以及各种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和工程造价指数,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造价咨询服务单位参考。

   d.充分利用计算机为企业服务.现代社会,计算机己经成为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应用计算机预算软件,不仅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和 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童。另外,对己完工程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分析,对各类信息数据的汇总、保存和使用,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 存储和处理功能来完成,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

   e.施工企业为了加强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竞争力,快速、准确地编制出反映企业本身实力的工程预算报价,应在平时的工程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自己 的“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企业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现有的组织管理水平下,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投入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数量,是企业 进行成本控制的基本费用额度标准。企业定额是企业本身的人员状况、技术装备和施工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企业应根据自己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把对人工 的测定和限定、对材料消耗的测定和限定、对施工机械的选用和折旧以及使用施工机械台班的测定和限定等,根据市场材料价格编制测定综合定额,以便在编制国外 工程预算报价时使用。国外工程使用的施工机械、材料、人工与国内工程差别较大,而且在进行国外工程的预算编制时,招标单位一般会要求投标企业提供单位估价 表,也就相当于是企业定额,所以,企业定额对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编,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与投标报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

   [2]李晓光,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

[3]袁建新等,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

   [4]刘石英,建筑工程造价,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2.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编,建筑预算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6]邓立群,如何做好投资控制,《建设监理》,2000.5.

   [7]曲毅,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体制的改进与完善,《建筑》,1999.8.

   [8]DamodarU.Kini,“Material managemet: The key to 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999 .1.